同样对于一个有智慧的吃货来说,仅仅好吃是远远不够的。既要好吃,又要营养,才算得上一碗完美的米饭,可市场上的大米种类繁多,质量也良莠不齐。如何选择大米也就成为了一个躲不过去的话题了,那么今天我们就讲一下应该如何选择大米。
大米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产地,不同产地的大米,所受到的阳光,温度,湿度等等都有着很大的不同,以至于它的口感,形态,和营养价值也就有了明显的差异,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不同产地的大米到底有什么差异。
如果在北方生活,东北大米在市场上占有有绝对优势,肥沃的黑土地为大米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。东北大米的米粒一般呈椭圆形或圆形,米粒丰满肥厚,横断面近于圆形,长与宽之比小于二,颜色蜡白,呈透明或半透明。
我国南方以籼米为主,根据收获季节它分为早籼米和晚籼米,早籼米的生长期为90-120天,口感偏差;晚籼米则为150-170天,是大米中品质比较高的。虽然粳米也有早晚之分,不过品质相对平均一些。
泰国香米久负盛名,它属于长粒型大米,米粒平均长度不小于7毫米,是籼米的一种。泰国香米的含水量较低,所以它的保质期可以长达2年,而国内大米一般保质期都为1年,所以泰国香米具备不易变质和易于存储的特性。
Tips:大米是我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食材,东北大米受众人群最为广泛,是很多人的不二之选。长粒的南方大米在北方可选择的比较少,其中早稻籼米口感较差,晚稻籼米质地要好一些;另外目前在中国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进口大米—泰国香米也可以尝试,不能贪图便宜,一分价钱一分货对于大米同样适用。
大米的长成是非常不容易的,而想成为好的大米的更是不容易,它会受积温、光照、降雨量、气候、水源、空气等条件的影响。既然好大米来之不易,那么现在我们就从外观来讲一下到底应该如何选择一种好的大米。
大米陈化现象较重,陈米的色泽变暗,粘性降低,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。所以,要认真观察米粒颜色,表面呈灰粉状或有白道沟纹的米是陈米,其量越多则说明大米越陈旧。
米粒变黄是由于大米中某些营养成份在—定的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,或者是大米粒中微生物引起的。这些黄粒香味和食味都较差,所以选购时,必须观察黄粒米的多少。另外,米粒中含“死青”粒较多,米的质量也较差。
正常的大米,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干净的颜色。新米通常会有一些似有似无的淡绿色,所以如果这种大米的颜色过白,摸起来还很油滑,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抛过光的。如果颜色过绿,则有可能是人工上色的。
Tips:分辨米的好坏可以试着尝一下,放到嘴里咀嚼,味佳、微甜、无任何异味为正常米,乏味或微有异味,有酸味,苦味及其他不良滋味均为劣质米。还可以闻一下,新鲜的大米会有一种天然的米香。陈米香味会变淡甚至没有香气,而加了添加剂的大米用量把握不好的话又会变的香气过于浓郁。
稻米按品种分为三大类:籼米、粳米和糯米。不同的米类他的口感不同,外观不同,营养不同,适合做的食品也不同,下面我们就来讲一下不同的米种,他们的区别到底是什么。
籼米也称为“机米”或“长粒米”,泰国香米就属于这一类。它颗粒修长,粘性较差,煮熟之后米粒颗颗松散,适合用来制作炒饭。用它煮饭的时候,要适当多加点水。籼米比较“出饭”,但消化快,吃了之后比较容易饿。
粳米属于短粒米,颗粒呈长圆形,半透明,粘性适中,煮熟之后米粒有点粘性但仍能分开。它适合用来煮饭或煮粥,但吃水比较少,“不出饭”。注意,“粳”字念jing,第一声,可不要当白字念成“geng”。
糯米颗粒可以是长圆形或长形,分别称为“粳糯”或“籼糯”。它的特点是米粒白色不透明,粘性大,米粒煮后无法分开。通常用来制作粽子、米糕、汤圆之类。
当然选大米最重要是它的安全性,选择大米要选择要有安全认证的,经过国家许可的。有机大米和绿色大米更放心。拥有“有机食品”和“绿色食品”标志的大米,证明出自清洁无污染的农田环境,而且没有使用过有毒残留农药,那么吃起来就会更加放心,风味通常也会非常令人满意。